【令人发指意思】“令人发指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行为或事件极其恶劣、令人愤怒到极点。这个词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使用广泛,但很多人对其具体含义和用法并不完全清楚。以下是对“令人发指”一词的详细解释与总结。
一、词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令人发指 |
拼音 | lìng rén fà zhǐ |
出处 | 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怒,欲杀之,范增曰:‘此其志不在小,可诛也。’项王未忍,乃使曹无伤还。……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……”(注:原意为头发竖起,形容极度愤怒) |
含义 | 形容事情非常恶劣、令人愤怒到极点,甚至让人感到毛骨悚然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描述犯罪、暴行、残忍行为等,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。 |
近义词 | 令人作呕、令人愤慨、骇人听闻 |
反义词 | 令人欣慰、令人心安、感人至深 |
二、常见用法举例
1. 犯罪行为
- “这起绑架案的手段极其残忍,真是令人发指。”
2. 社会现象
- “一些商家为了牟利,竟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,这种行为令人发指。”
3. 历史事件
- “二战期间的纳粹暴行,至今仍令人发指。”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- 语气强烈:该词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,不适合用于中性或正面场合。
- 适用对象:通常用于描述极端恶劣的行为或事件,不宜泛泛而谈。
- 避免滥用:如果频繁使用,可能会降低表达的力度和真实感。
四、总结
“令人发指”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,用来强调某种行为或事件的极端恶劣程度。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感染力,还能让读者或听者感受到说话者的情绪。但在使用时,应根据具体语境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过度使用或误用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令人发指”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方式。